返回網站

手沖壺:注水與操作效能分析評比

2019年5月3日

手沖咖啡是一個人人皆可學、容易入門的咖啡沖煮方式,如果有人對手沖咖啡不熟悉,它是屬於第三波咖啡風潮的產物之一,雖然在更早之前就有人在手沖,但第三波咖啡帶來更注重細節的沖煮方式。

手沖咖啡主要要考量的器具就是鵝頸細口壺,通常與手沖濾杯搭配使用,像是Melitta、Hario V60、Chemex、Kalita Wave等。雖然手沖壺的設計差異不像是濾杯或磨豆機這麼大,但細微的差異也會對手沖咖啡的結果帶來顯著的影響。

所有手沖濾杯的必要功能都一樣,讓研磨後的咖啡粉藉由水流過,以達到萃取咖啡的目的,不論是使用咖啡沖煮機器還是手沖濾杯,其原理差不多。但鵝頸手沖壺比較特別,因為它讓沖煮者有完全控制水流分布的功能,流過咖啡粉的水的形狀和水流,都會影響咖啡萃取的結果,而更好的掌握萃取代表咖啡會更好喝。

而手沖壺的鵝頸、壺嘴角度跟形狀的設計則是其中關鍵。

這些變因(影響水的流狀)就是如何挑選適合你的手沖壺,本文作者整理了五種手沖壺,但是什麼最適合你?最終可能還是要由你自己判斷,即使作者覺得有一種手沖壺是最好用的。

1. Hario Buono

設計原理

Hario可能是你第一個看到的手沖壺。幾年前,當一群像知識分子這樣的精品咖啡店開始將手沖咖啡作為菜單主打時,Hario V60 Buono成為咖啡師的愛用器具。首先,這個手沖壺的外觀螺紋設計賞心悅目,而其光滑的不銹鋼壺身,可耐用於數小時的連續使用。上蓋設計了一個黑色的塑膠旋鈕,鵝頸壺嘴從壺身底部延伸出來。Buono的手柄採用了類似波浪狀的圖案,可輕鬆握在手上不會滑落。作者認為這是外觀最好看的手沖壺,也可以留在架子上讓大家欣賞。

實用性

這是Buono略遜於競爭對手的地方,主要是因為Buono壺身材質較薄和其鵝頸設計。當用於手沖時,鵝頸的角度和形狀就是關鍵。為了沖出美味的咖啡,有些廠商如Bonavita和Fellow Stagg等,則透過纖細水流的出水設計鵝頸,當水流到壺嘴時會直接以接近90度滴落到濾杯。水流的另一個理論,作者稱為直接注水,讓熱水從壺嘴出來後直接向下注到咖啡粉。

作者做了一個測試,使用最普及的Hario V60錐形濾杯,搭配Buono手沖壺,使用的水流介於細水流和大水柱之間的流狀,這代表水更有可能以一定角度流動,而不是直接向下垂直流動。當使用Buono時,你會發現將手沖壺固定位子,並穩定的用精確角度注水非常困難。作者有多年的手沖咖啡經驗,但發現它仍然具有操作上的挑戰性。Buono的另一個問題,是它的壺身金屬較薄,可能會迅速降低水的溫度,導致可能不那麼一致的萃取結果。

綜合評比

大約在台幣1000元左右的親民價格,Buono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如果你更注重外觀設計,那麼你可能會這支手沖壺。

2. Kalita Kettle Wave

設計原理

這個外型吸睛的手沖壺可能比Hario Buono更勝一籌,不僅握把是木柄設計,還有木質蓋子和更耐用的鵝頸設計。螺紋外觀設計跟Hario Buono一樣,雖然相較前面那支外觀更粗曠一些。作者有一支這個壺,而且每天都會用它來沖咖啡,作者也很喜歡這個壺的設計。

實用性​

Kalita鵝頸較粗但設計更堅固,而在靠近尖嘴處會逐漸變細,確保了小水流的操控性而且不難掌握。水流可使用細水流和大水柱混合,但更接近大水柱的流狀。作者非常喜歡使用Kettle Wave,並且在搭配Hario V60和Kalita Wave濾杯上,發現沖出來的咖啡水準都很好。但是木製配件如果使用時間較長,就有可能會磨損,甚至會破裂。

蓋子頂端木製圓球好像使用時間一久都感覺快要解體,代表使用者必須將這個手沖壺妥善保存,且希望木製部件不會脫落。另外壺身較厚的金屬材質,可以將水很好地維持在理想的沖煮水溫。

綜合評比

這個壺約台幣1700元,雖然結構較堅固,但比Hario Buono價格更貴。這是一個很好的手沖壺替代品,即使在木製配件耐用度會有些人有疑慮。

3. Bonavita Kettle

設計原理

在設計方面,作者實際上並不是Bonavita的最大粉絲。它很堅固耐用,但外型不像Hario那麼有設計感。手沖壺達1公升的大容量,但整體設計更傾向於實用性。而且蓋子較難打開或蓋上,有時候使用會讓人有點煩躁。雖然直接加熱的壺和電器加熱的版本看起來外觀幾乎相同,但這款水壺的電器版本配有一個漂亮的塑膠底座和不一樣的手柄設計,便於手持。

實用性

Bonavita外觀較無優勢,但它的優勢在價格和功能。它的鵝頸設計在尖嘴處逐漸變細,產生非常穩定的細流水。電器版的額外手指抓握設計有錦上添花之效,而超級簡單的操作使每天早上必須煮水、煮咖啡的人很方便(我有一個真空鍋,讓水始終接近沸騰,拯救我 時間)。作者把這支壺給他的家人放在家裡,而家人以及親友都拿它來沖咖啡、泡茶。經過幾次操作後誰都很容易上手。

綜合評比

電器版的Bonavita價格約3000台幣(現在新的版本約4000台幣),因為它有精準的溫度控制面板只差攝氏正負一度,因此在功能性具有很大的優勢,不僅在其快速加熱並溫控的功能、而且其注水的控制性也好。缺點可能就是較難打開蓋上的蓋子,以及較無設計感的外觀而已。

4. Fellow Stagg Kettle

設計原理

作者先前有一篇文章在講Fellow Duo,這是一款創新的全浸泡式沖煮設備,其操作原理與精心設計與的法式濾壓壺相似。Fellow是一家致力於重塑咖啡沖煮方式的公司,也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手沖壺。但Fellow是否兌現了依據市場而重新設計手沖壺的承諾? 讓我們從外觀設計開始看。首先,全黑和不銹鋼材質,讓這支壺在具有很棒的展示效果。

設計風格更加鮮明,也許是典型的美式結合極簡的設計。作者非常喜歡用它,並且很適合展示給其他人看。長而瘦的鵝頸設計從壺身延伸出來,就像一個拿著長矛的騎士,而符合人體工學的手柄完全適合使用者手持。 但蓋子也是不太容易打開跟蓋上,也許Fellow的人故意設計成這樣,以免使用者太愛用這支壺而縮短使用壽命?!另外直接插在蓋子頂部的溫度計是一個非常具有巧思的設計。

實用性​

Fellow對沖煮者展示了三個主要創新,而且深深影響日常操作的功能。首先,溫度計的設計太棒了,而且測溫非常精準。當然除了水溫的控制外,高品質的新鮮咖啡或好的過濾水也很重要。

鵝頸堅固的設計在壺身靠近底部的地方,讓注水比較容易,這也是該公司在其網站上特別強調的特色。只要能夠使用接近90度的角度將水從壺嘴中倒出,就可以用Stagg沖煮出美味的咖啡。最後一項創新並不重要,但應用在每天沖煮時感覺很有用:加重手柄,平衡你注水的動作。手柄真正的功用,是讓使用者很容易找到注水的正確角度。是不是不錯? 當然。當然這是必要的嗎?可能不是。

綜合評比

網路上一支大約2500台幣,對於那些喜歡科技感的器具愛好者來說,作者會推薦Stagg。出於作者的喜好,他將Stagg的選擇排序放在Bonavita後面。

5. Blue Bottle Wood Handle Brewer

設計原理

其實很多器具還沒有確切的被命名,像這支壺可以在Blue Bottle的網站上購買(但譯者在台灣無法瀏覽這支商品的網頁)。遠距離的手柄有效地防止鵝頸有過大的水柱流出。木質設計與拋光的鋼質機身結合,使這款產品更賞心悅目。

實用性

Blue Bottle的防大水設計有效放慢水流,使水流很容易在穩定狀態注入濾杯中。作者用這個水壺沖出一些不錯的咖啡。然而,這個手柄卻讓使用者感覺它非常沉重。當你不得不一次在幾分鐘一直提著500ml或更多的水,對手臂和肩膀都是一個負擔。事實上,當你使用這支壺沖幾次咖啡後,作者就發現自己一直都很想把這個水壺放下來,因為它有點太重。如果你要一次沖一杯咖啡,可能會覺得還好,但作者是發現他越來越少地拿這個手沖壺來用了。

綜合評比

這個壺並不容易取得、價格也不算便宜,在Blue Bottle的網站大約60美金(),而實用性則如上面所說,因為重量而讓作者不太想用它沖咖啡。

結論

如果你想要買手沖壺且預算足夠,作者推薦購買Bonavita電器版的手沖壺。如果你想要更有設計感的手沖壺,則推薦Fellow Stagg給你,當然它也有電器版,只是價格比較高…。若你有預算上面的考量,則會推薦Bonavita爐火加熱的手沖壺或是Hario Buono。

備註:當然還有很多種手沖壺,甚至有人可能質疑為什麼沒有放上Takahiro或是Kinto這些手沖壺進行評比,但作者考量的點是,價格的親民性,以及能不能直火加熱(如果不能直火加熱,表示需要另一個煮水壺來加熱,作者認為這樣較不符合時間成本的效益),但這些壺本身的設計非常適合控制水流,假如不受預算限制,可以多多物色其他的手沖壺。

本文由Matthew Kang撰寫,譯自Eater,由成真咖啡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